去看看《盗墓笔记》吧!

本文作者:漫步冥王星

  据说,狂热的迷恋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如果这句话有道理的话,那么我想很多人一生的旅程里就没有成熟期这个驿站。

  就拿看书来说吧,小时候喜欢看连环画,不仅仅因为连环画图画直接易懂,更因为孩童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够找到承托的载体,后来慢慢长大,生活的狱火早已把我们的幻想烘烤的无影无踪,特别是为人父母后,仿佛蓦然发现天真烂漫的幻想是上帝赋予小孩子的一种特权,凡是已经长大的人就要被赶出局,这是很多人认为的一个公理,可是我们错了,不管是女娲还是上帝在赋予人大脑的机能时,幻想是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理念植入人的脑海并且是深深的,小孩子幻想多是天马行空,大人们的幻想也常是空中楼阁,谁能分的清小孩子想飞到天上摘星星与大人们想当皇上或皇后的幻想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吗?只不过大人们往往把“蟾宫折桂”的幻想隐藏在心里,小孩子把幻想坦诚相言罢了,从说真话的角度来讲,大人们只是多了些虚伪,多了些矫情。

  自从满脸沧桑、大腹便便、胡子一天不刮就满脸荆棘之后,我以为自己应该看得透了成人们用幻想编织的各种游戏,自己肯定也不会留恋其中的,但是,我想我错了,这个错误的开始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看了长篇悬疑惊悚小说:《盗墓笔记》。

  我一直受一种不甚科学的理论所误导,说是西方人富有冒险精神所以善于幻想,而东方人一贯保守的思想比较强,因而长于回忆。就拿现代的文艺作品来说,《指环王》、《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阿凡达》等这几年风靡全球的影视作品都证明了西方人富于幻想的无疑,而反观我们自己的幻想作品,《无极》、《十面埋伏》、《功夫》好像在各方面都倍受争议,而《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孔子》等这类从我们优秀历史长河中挖掘出来的作品,受到人们的认可比较多。这样的例子都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可是很多活生生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凡是都无绝对,现在的中国文艺作品里真的就找不到一部具有出色幻想并被人们所认铜的作品来吗?我想我可以试探的回答这个问题,有,去看看《盗墓笔记》吧。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小子是在胡说八道,中国自古以来富有幻想精神并被人们所肯定的文艺作品多了去了,从很早时期的《山海志》、《搜神记》到明清时代的《聊斋志异》,不都是幻想类的作品吗?现代的也有金庸、古龙等人的小说啊,并且地位正从的下里巴人逐渐走向阳春白雪,你如此力挺《盗墓笔记》,是因为你一时痴迷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山海志》、《搜神记》等我就不妄加评说了,因为第一这几部作品我看的不多,了解甚少,第二这类作品都是经历史长河验证过的文艺作品,价值早有公论。古龙小说基本上是写人性的,而他小说里主人公人性也太单调了,酒、女人、忧愁、绝对的朋友仿佛是他小说里所有主人公都具备的特点,看了第一部就知道所有小说主角的个性了,它们都是古龙先生同一思维模板下的出品,精品固然不假,过于单调了。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就显的蔚为壮观许多,并且笔法颇具大家风范,但是有两点是从来没变过的,第一所有的故事都虚构发生在近代以前,第二所有的主角都非平凡人,郭靖、杨过、小龙女等哪一个没有复杂的背景、奇特的境遇?那么总结一下,有没有发生在现代、有普通人情怀且人性的展现具有丰富和个性特点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有,去看《盗墓笔记》。

  中国有句谚语叫“懒婆娘裹脚,又臭又长”,用在文艺作品上通常是形容那些价值不高却又长篇累牍的作品,我们看到这类作品的感觉就像看到丑女人装漂亮是差不多的,对于这类作品我们好选择,就是避而远之,但是如果遇到的是非常好看,但是时不时又犯点傻,在你预见的时间里是追不到的女孩子时,你如何对待?放弃?不甘心;继续追下去,耐心得超强;粗略看去,精彩纷呈;细细斟酌,瑕疵不少;说是鸡肋,比鸡肋珍贵的多,说是珠宝,又谈不上完美,在现代的中国文艺作品里有这样的著作吗?有,去看《盗墓笔记》。

作者:漫步冥王星

分享到:
赞(0)

评论29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 您的称呼